返回

大国崛起!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!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439 耀武扬威的苏-22,瞬间就成了绚丽绽放的烟花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空中目标即将进入射程……”

    “准备瞄准,放进一些!”

    不管海军大佬们如何担忧,徐友法的眉头拧到一起,这会儿,531已经被556跟502两艘护卫舰围在了中间,两艘护卫舰的所有防空单位都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    尤其是556舰,跟531舰一样,都是属于053系列的导弹护卫舰,只不过功能作用不同,这是专门用于反舰的护卫舰,除了主炮,只装了两套老旧的“上游-1”反舰导弹发射系统。

    而这两套反舰导弹发射系统在有了C802的531面前,一点展现的机会都没有。

    除了531的防空导弹系统,整个舰队,就只有高射炮跟高射机枪防空。

    海军的军舰,在战列舰跟巡洋舰跟不上发展后,主炮早就已经是高平两用,也能勉强对付靠近的空中目标。

    在两艘军舰都已经做好牺牲自己来吸引空中火力的情况下,531舰指挥中心此刻却紧张无比。

    即使相信自己的技术,可这也是前卫系列防空导弹系统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实战,要是性能无法达到预期,后果不言而明……

    “准备……”

    防空导弹系统指挥官在看到空中双机编队的敌人战机已经靠近30公里范围内,并且已经从将近17000米的高空下降到8000米,速度也从之前的0.9马赫陡然升高到了1.4马赫。

    在中央计算机高速数据处理能力下,敌机所有的数据,统统详细地反馈在防空导弹火控雷达系统的显示屏上。

    既然已经进入前卫-3防空导弹系统的最佳射程,指挥官就要下令发射防空导弹。

    可此刻,雷达屏幕边缘再次出现了两个目标。

    两个攻击编队,第一攻击编队跟第二攻击编队保持着120公里的距离!

    对方显然是想要把华夏海军这几艘军舰全部击沉,要不然不会派出双机编队。

    “艹了!这么远,一旦打下前面两架,后面两架肯定会跑的!”

    指挥官纠结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一直都愁眉不展,却没有丝毫办法的徐友法看向红星所的技术负责人。

    “又来了两架,跟前面这两架保持着120公里的距离,如果我们干掉了前面两架,后面的很大可能性会跑。对方敢这样派出战机来,原因就是我们海军没有中远程防空系统……”

    技术负责人说道。

    “首先得保护舰队安全,不能让他们靠得太近。海军就这么点家底,虽然这几艘都是只有一千多吨的护卫舰……”

    徐友法愣了好一阵,才叹了口气,幽幽地说道。

    他觉得,对方的想法,有些……天真。

    “政委,放心吧。可不要忘记,我们还有一套近程防空系统。如果一次没有把他们给打疼,到时候我们的军舰在海上,他们依然感铺上来。这次不管怎么保密,我们拥有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事情肯定会泄露的,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得让他们不敢靠近我们的军舰!”

    技术负责人想起在来之前,杨威对他们的吩咐:逮着机会,狠狠地展示一把,那样敌人也就不敢轻易靠近了。

    “唉,没有热闹好看啊!这边的海域,终究不如大西洋刺激……”

    伏龙芝号巡洋舰雷达中心。

    毛熊的战机在数百公里外就被远程搜索、预警雷达发现,看着对方笔直地向着华夏海军方向而去,巡洋舰上百无聊奈的毛熊军官们真的感觉很无聊。

    在华夏的南海小池塘,莫得挑战啊。

    北大西洋那一片,无论是空中还是海面,亦或是海下面,都是最先进的玩意儿。

    伏龙芝这种可以单挑敌人一支航母舰队的超级武库舰,不管是天上飞的,还是水里游的,那是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的,至少,敌人的战机敢靠太近,也能给他们玩玩锁定。

    “海面上的战斗没什么好看的,华夏也不过一千多吨的小护卫舰,至少,他们没有派出三千多吨的驱逐舰来这边~”

    “该死的,为什么你要提起这事情?难道你忘记了,上个月黑海舰队是跟谁学的?”

    指挥官顿时火大。

    手下说的,是在85年的11月的事情,当时苏联跟华夏已经展开了关系正常化的谈判,可在谈判过程中,苏联并没有占到便宜。

    为了让华夏这个曾经的小老弟知道曾经大哥的真实实力,于是就有了2.4万吨的伏龙芝导弹巡洋舰带着“缜密”号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从金兰湾背上海参崴,准备路上震慑一下小老弟。

    结果,在路上,还没等他们震慑到小老弟,却被小老弟满载排水量仅仅只有3670吨,几乎是伏龙芝号七分之一吨位的“重庆”号给狠狠地震撼了一把——在贴近华夏水域时,体型不足伏龙芝号一半的重庆舰,不断地贴着伏龙芝航行,最近距离甚至只有一米多,可伏龙芝号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当回事,依然我行我素,眼看就要闯入华夏水域,最终,重庆舰

439 耀武扬威的苏-22,瞬间就成了绚丽绽放的烟花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